臺獨論者指控劉威廷「喪權辱國」、「不愛臺灣」,通過污名化來彰顯自己的政治正確與愛臺情操。殊不知這種人,正如1922年中國劇作家陳大悲在《戲劇》乙文筆下的「愛國賊」,渠等將「愛臺灣國」變成了一種盲目的信仰,動輒對反對者扣上賣臺之名,加以撻伐,通水管非但無助於爭取國際生存空間,反而愛臺適足以害臺。筆者先前在風傳媒「一個臺灣,各自表述,中華民國危在旦夕!」投書中,已從臺灣歷史演進以及國際現實主義的視野,闡述了高喊臺獨正名「政客爽」之際,卻遺忘了明鄭時期的「鄭克塽」,被迫向大清王朝投降的殘酷史通水管實,建議點閱本文的讀者,可以一併延伸閱讀,瞭解詳情。持平而論,政客臺灣獨立建國的決心是真?是假?在「小白很像大白」(註:即真相大白)之前,大多取決於每個人的自由心證,「各是其所是,各非其所非;各真其所真,各假其所假」,難有定論。然而,負通馬桶責任的「臺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」,絕對不會沒有建國的具體步驟與作法,更不會沒有獨立進度時間表。至少,要學學朱元璋「高築牆、廣積糧、緩稱王」,謀定而後動。平時就應著力於厲兵秣馬加強戰備,發展經濟厚植國力,積累外交實力,等待時局轉變,才能有所突破。否通水管,只是一味地搞「正名公投」,想藉由改名轉運,成就獨立建國大業,無異緣木求魚。為何而戰?為誰而戰?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,以及「維持現狀」是目前國人最大公約數。基本上,中共武力犯臺是一個假設性命題,如果臺灣不主動宣布獨立,中共即無通水管大軍壓境的藉口。倘若臺灣逕自公投獨立建國,違反了美國的「一中政策」,逾越了北京的「一中原則」,牴觸了中華民國的「一中憲法」,就會讓中共師出有名,也會讓美國失去聲援的理由,臺灣內部恐怕也會因統獨爭議,未戰先分裂。筆者相信,國人並不像日據時通馬桶期臺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所言:「貪財、怕死、愛面子」,但願意為臺獨政治理念而捐軀的人數與比例,恐怕遠遠不如獨派人士期望的多。根據在今年4月間《ET today新聞雲》所做的民調,九成以上的國人希望「維持現狀」,若兩岸因臺獨爆發衝突,有七成以上民眾通水管示不願意自己或親人上戰場。至於針對「鐵桿臺獨」部分,根據2015年杜克大學與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共同執行的「臺灣民意與國家安全」問卷調查,僅有8.3%的「鐵桿臺獨」願意從軍支持臺獨,如果臺獨導致兩岸開戰,有兩成六表示要從軍抵抗,卻有高達七成認為與我通水管國沒有邦交的美國會出兵援臺。顯示堅定地臺獨論者徒有浪漫情懷,卻沒有為建國犧牲的決心和準備。「歷史是一面照妖鏡」,自己的國家必須自己救。1961年1月,甘迺迪就任美國總統,為增援協防越南盟邦在就職演說中稱:「為確保自由的存在和自由的勝利,通水管我們將付出任何代價,承受任何負擔,應付任何艱難,支持任何朋友,反抗任何敵人。這些就是我們的保證——而且還有更多的保證」。最後的結局是,美軍撤出越南戰場,1976年7月南北越統一,組成新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,約有百萬越南人民逃離國境,移居海外。
- Aug 10 Fri 2018 06:49
通水管非但無助於爭取國際生存空間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