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當然可能只是過渡期,也許主流很快就找到吸納這股力量的方式,就如過往歷史一般。只是,從許多獨立藝人選擇「自己幹」的態度,以及主流、獨立雙方對於市場的操作策略差異來看,短時間內難有結論,今年的金曲獎卻明明白白地指出「最受大眾歡迎的音樂」與「專業評價最高的音樂」果真有不小的落差。這種對於音樂水準的要求,顯然牴觸了大眾長期被豢養的口味,連強調傳唱度、流行度的金曲獎也不得不做出今年的取捨。這個結果造成的爭議,意味著主流體系得反思過往在音樂上的守舊,而非主流則要花更多力氣與時間獲得主流歌迷的認同。如此看來,作為主流音樂世界的代表獎項士林通水管,金曲獎遭受這樣的「攻擊」,我們或者可以預期明後年的傳統主流勢力有望反撲,努力鞏固他們的勢力範圍,以求奪回金曲獎的詮釋權。在唱片銷量持續下探的現在,許多樂壇前輩巴望著昔日榮板橋通水管光再現,金曲獎或許就是他們的一大心靈支柱。但仔細想想,老人家感嘆的和年輕人視為機會的,不正是同一件事嘛!那不用多想,這絕對是好事;要是反過來(年輕人感嘆、老人家眼睛一亮)則絕對是糟到不行的壞事了。金曲獎的另一個時代包袱則是獎項的設置邏輯。今年公佈入圍時,首開先例、不分語言的「年度專輯獎」一次讓24張專輯入圍令眾人大惑不解,後來獲得該獎的桑布伊《椏幹》卻在「最通水管佳原住民語專輯獎」敗給阿爆《vavayan. 女人》,再度讓人摸不著頭緒。有網友妙喻,單科得分最高,不一定會是總分最高,這理由聽來頗令人信服。不分類型的年度專輯獎得主,本來就不非得同為個別類型獎得主,就連葛萊美獎,雖然不乏像往年Adele《21》、Taylor Swift《1989》全部包辦的例子,依然有過不少例外。儘管如此,今年的年度專輯獎依然十南港通水管荒謬,理由為何?假設「年度專輯獎」的給獎邏輯與考量不同於「各語言最佳專輯獎」,那麼「各語言最佳專輯獎」的入圍者當然也就不能理所當然地入圍「年度專輯獎」了,而是應該重新評選不是嗎?當通水管頒發此獎時,主持人黃子佼在台上說:「我們看看入圍名單有那麼多……破了世界紀錄了!」這個世界紀錄,恐怕不是好的那一種。金曲獎既然過往在美學、風格上都無法反映現下台灣的整體音樂狀況,那麼在獎項的設置上自然也有需要與時俱進之處。自10年前生祥公開拒領獎座開始,取消語言分類的呼聲便不曾間斷,今年又因「年度專輯獎」落落常的入圍名單,使得這個問題再度浮上檯面。不少人認為區分語言是一種文化資源的分配,或有政治考量,這話恐怕只對了一半。獎項的設立,若不想要每個獎都是所有參賽者一起角逐,想要有所分類的話,那無論怎麼分都會遇到一模一樣的情況。
- Jul 10 Mon 2017 08:47
通水管,金曲獎遭受這樣的「攻擊」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