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光是中信標到的12艘600噸級巡防艦以及52艘35噸級巡防艇,標案金額總共就有170幾億。這幾年來中信業務滿檔,公司也正考慮上市,「這是中信30年來最好的時候,」韓碧祥說。發大財的不止中信,已經大虧3年的台船,也拿下了海巡新建艦艇計通水管畫中近200億的訂單。「國艦國造自今年起進入高峰,」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表示,未來20年新建艦艇預算將超過5,000億元。以前,像中信、以及宜蘭龍德等台灣民營中型造船廠,專精的是玻璃纖維複合材料(FRP)、鐵殼及鋼板等結構的漁船,但近年來,通水管國防、工作船舶的比例將遠遠超過漁船。這也代表台灣造船產業的製造能力升級。例如,巡防艦要求輕量及高速化,船體結構就必須使用鋁合金。光是焊接難度,就比鋼板高上一級。因此,從漁船、遊艇、巡防艦到軍艦,民間造船廠長達數十年累積與投資的技通馬桶術能量,在國艦國造的巡防艦以及軍艦上得以發揮與升級。而國營船廠台船,也將從建造貨櫃輪,挑戰潛艦。預計2024年1月,MIT的潛艦就要下水。至於過去的本業造漁船,商機是愈來愈有限。因為台灣配合國際漁業管控全面實施漁船汰建管制,壞一艘造一艘通馬桶,漁民必須要憑報廢舊漁船牌照,才能申請建造新漁船。換言之,如果光靠造漁船,現在韓碧祥恐怕要苦惱的是台灣漁船是一年比一年少,而不是苦惱訂單太多、人手不夠。產業出現人才荒,2021年以前人力難以補足造船業的好時光,除了海巡署、海軍的通水管國艦國造之外,還有正如火如荼展開的離岸風電。在高雄旗津的高鼎廠房外,掛著聖文森及格瑞納丁國籍的拖船「拖救公爵號」(Salvage Duke)靜靜停泊著。這艘船是為了即將到來的離岸風場工程而在此待命。現在,離岸風電開發商需要的工作船大部分通馬桶還是得仰賴國外船隻,但長期而言,台灣不是沒有機會吃到這塊餅。「(離岸風電的)拖船、駁船,其實都有來找。甚至是起重船台灣也有辦法做,」韓碧祥評估,離岸風電商機可能還比海巡艦標案來得大,「風力發電(運營)要很久的時間,光維修就可以做好幾年。通馬桶」台灣不只有製造能力,研發也有機會。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執行長周顯光觀察,歐洲開發商第一次在台動工,即使是要在台灣建造工作船隻,也傾向根據歐洲風電供應鏈的船圖施工。「但台灣絕對能承接離岸風電工作船設計,」周顯光分析,買來的船圖通水管雖能因地制宜略為修改,但不同海域環境有所差異,從溫度、海流到海岸地形,這些細節會影響船舶設計,不能全套從歐洲抄過來。因此,離岸風電開發商可能還是必須仰賴本土造船設計人才,才是長遠之計。不過,隨著訂單滿檔,台灣造船業已經開始出現人通水管才荒。根據經濟部調查,7成以上造船業者認為到2021年以前都有人才不足的困境,培養人才變成了當務之急。「海島國家一定要發展造船產業,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系主任楊敏雄說,「國艦國造政策下,未來造船人才會是船廠重要的寶。」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通水管 通馬桶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55581 的頭像
    c55581

    通水管,通馬桶-一定通

    c555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